范文校园

【荐】《论语》读后感

本文已影响 2.49W人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荐】《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1

三千多年前,有一位周游列国的老人拥有弟子三千,为人学而不倦,诲人不倦,留下千古永恒的警句为后人“提个醒”。然而,这位老人究竟有着怎样的为人标准,在《论语》中我们便可以找到答案。“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就是孔子没有这四个缺点: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主观。每每读到这句的时候,我不禁慨叹:这才是大师的胸怀与智慧!

臆测指以主观的形式猜测,也就是毫无根据的猜测,与主观意思相近。臆测他人向来是矛盾的起点,而臆测事实往往引导出错误观点。朋友之间往往会有对于对方的猜测,而在孔子眼中,这则是小人的表现,可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然而世上也是常有小人,少有君子。他们能够明察秋毫,然后迅速作出自以为聪明之极,实质毫无根据的判断,并且以主观蒙蔽了洞悉世界的双眼,最终也落不得好下场。欧阳修则是一位性情敦厚的君子,他先后推荐了三个人做宰相,而其中吕公著父子都攻击过他,司马光与他政见不合,王安石则固执己见,不同他交往。欧阳修却没有像小人一样猜忌而记恨他们,用自己的主观蒙蔽他们在政事上的才华,而是推荐他们为官从政,留下千古美名。有时候我们也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摩擦而去过分敏感而质疑他人,然后产生偏见,这些都是毫无道理无君子之腹的作法。其实,在真理面前亦是如此,臆测与主观也是毫无根据的,如果没有求证的根据就不要轻易向一边倒戈,错误的结论往往会在心中扎下根基。

武断与固执也是现在年轻人常常会出现的错误,拿到一个问题总是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简而言之就是冲动,不懂“三思而后行”,使得多少人失去机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并且一路错误直到撞墙吃痛才明白自己其实已经走上歧路。最典型的例子恐怕就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他败给刘邦就只在“固执”二字。可想,一位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有力量却没有头脑,所谓“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只能成为一员莽将,成为一国之君则是妄想。“固执己见,必失人心”,西楚霸王因自己的一己之见蒙蔽双眼,难以真正的了解到人民的疾苦,很难真正了解到别人的想法,但每每自以为是,真是可笑!导致最终乌江边的自刎,留千古唏嘘。大摆鸿门宴,酒席上刀光剑影他是否想过最终聪明的刘邦安然无恙,最后将他逼到江边?他只懂一成不变的计谋,却不明白计划不如变化快。火烧阿房宫,当他愤怒的脸庞被跳动的火焰照的通红的时候又是否想过铸造它的匠人?愤怒下冲动的决定是有多么可怕!正如这四字“毋必毋固”,不要持必定的态度处理事情,因为事情的正确发展,未必如你想象的那样必定,所以不要固执地去想事情,更不要在情绪化的时候下决定。

“子绝四”流传千古,对现在如何成为一个智慧的人做了一个智慧的引导,孔子则以他自己的一生像我们诠释了究竟如何做人,不己见,不莽撞。穿越两千五百年,当我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时依然感到那份文化的厚重,然而这“子绝四”也不过是《论语》的冰山一角,其中深远的意味绵长而悠久,字字都是智慧的结晶。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读后感2

现在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些人为光阴而叹。就像刘禹锡所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也就是说苍山不老,但是人的心中却有很多悲怆。古往今来,川流不息。就像《春江花月夜》所发出的无端之问“江畔何人出见月,江月何年照初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侍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可见,人生是短暂的。我们应当对人生做一个规划。可是,我们该有什么样的规划呢?

孔子将自己的一生概括为几个阶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人生的坐标,人生的规划。在这个人生坐标上有几个事情被孔子特别的强调了出来。

“十五而志于学。”这是说十五岁应该立志学习了。这是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但今天看来,十五岁才开始学,实在是太晚了。通常在我们五,六岁时,就已经进入学校了。但是我们学得怎样呢?孔子给自己,也给他的学生一个要求:“学以致用。”这个标准我看后非常惭愧。因为我已经过了十五岁,而且已经学了十一年了。但学到的可以至用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这似乎与现在的教育制度有那么一点点的关系。我并不知道现在的教育制度改革的怎么样了,但我知道我离“向学能为己之学,学以致用。”还差得很远很远。“三十而立。”立的是自己的自信。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提出“正,反,和”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在童年时,我们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一切事物都是光明的。到了少年时,我们会出现逆反心理,觉得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邪恶和黑暗,一切事物都是丑陋的。而到了三十岁时,我们就应该到了“和”的阶段。我们应该建立心灵的自信。“四十而不惑。”“不惑”即是在面对多种选择时,应该建立自己的位置,面对太多的选择时能敢于舍弃,使心灵变得淡定而从容。孔子对“五十而知天命。”的解释是:“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意思是我要学习上达,让自己合乎大道。就是说当我们到了五十岁时,内心要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六十而耳顺。”之中“耳顺”的意思是听别人说什么都觉得有道理。这并不是意志不坚定的表现,而是因为内心有定力,所以可以理解各个年龄段的人说出的话。这样即是给了别人最大的理解和包容。所以,北师大的于丹教授说:“耳顺就是悲天悯人,就是理解与包容。”而人到了七十岁,才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以上就是孔子的人生坐标了。也就是孔子教导大家的人生坐标。于丹教授认为,这种人生的坐标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其实人是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的。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让我们也许在二三十岁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是的,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能方便的得到大量信息,这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生命的效率。而且,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都是要让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让我们做一个有君子仁爱情怀,能符合社会道义标准的人。让我们不论是对自己的心还是对社会的岗位,都能作出一种无愧的交待。让我们提前实现人生的最高境界。这也就是《论语》的精华,即是人生之道了。

《论语》读后感3

于丹教授说:“《论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有时候很朴素。《论语》不是板着面孔的一部书,它教给我们的办法有时候透着一些变通,它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的分寸。其实我们今天总在说什么事情是该做的不该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坏,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定不简单是好坏之分,只是你是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其实有很多事情应该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个提倡一味丧失原则,一味要以一种仁爱之心去宽宥一切的人。”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那么,在现代生活里,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事的分寸?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她告诉我们:先修炼好自己,戒之在斗,不要听信他人对你的鼓动,要结交有平常心的朋友,结交到淡淡的平和的朋友,她就是你最好的朋友。为人处世是有哲学道理的,只要你能多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遇到什么事情,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要多听,多看,多闻,把人家走过的路,间接地警示自己。那么你的人生路就会走得很好,也会走得很顺畅。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一些,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少苛刻别人,君子不抱怨别人,对自己每天都要检点,那样的人,才会做到慎言之。一个人尊从学问的人,才会让自己成为有知识有教养,有能力,有抱负的人,才是最明智的人。

不同于春节红红火火,读书要心自然凉,要的是专注修心,火候不可太过。

似乎曾经见过,一千年前也许与他品过茶论过学;他对世俗施教对人民的教诲不难看出;看他风情淡雅学富五车书,那和睦之下更没有更深之意。如何想如何做又不温不火,如他是船夫不需钱直接渡河也许还能改变人心修教。

似乎与论语而从他相见,又于于丹更深领悟,更喜欢翩翩君子而不是庄重面孔,孔老夫子为何贤德贤能为何宽宏大量饱含其中,并不是在品书似乎更能亲人,似乎不是诵读而是直接对调,他为讲师,吾为学生,于丹为聚缘人。

妙句不说,精髓片面何处不在,置身仙境之处的人何不尝知道内也如凡尘一般。从偷窥者到胜任只一步之遥,只是否到情到义是否为洒汗好男儿亦或是郎才小书生时代随于变化,本心质不变便天变样,一千年前教书知道又岂是今日草草二十章能理解?解字解意最重要为解心,人又七情六欲但并不会看一字有同样体会,那些感觉岂岂不过千张便收尾?她所之事不可能只出于于丹之口但于丹之说定位他心之所向眼之所见只不过不同之意不同之人领罢。

如何?手捧竹卷书头扎发带盘头嘴里念念有词身旁是等石桌伸出桃园世外桃花缓缓落下,此处美景何处有?志心中心如神明便若斯飞天也不觉如读书来的轻盈,听他谈国家大事何治何说何学何亲,似以为朦朦欲睡安心睡便可,一切如他所说如果能一张嘴说完所有人睡熟无人高议自己飞上一片寂静又岂不是天下太平?

《论语》读后感4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被称为“圣人”,可见他的思想和学说的影响是多么的广泛,而这又反映出了孔子所作出的贡献是多么的伟大!《论语》中有这么一句:“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说的是孔子杜绝了四种缺点:不凭空猜测意料,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我觉得能做到这点的人是很了不起的,而孔子就做到了,所以称孔子为“圣人”也不为过。《论语通译》是把《论语》一书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方便我们中学生阅读的书。通过它,我对《论语》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

这本言行录,篇幅有二十篇,有一万一千余字,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

说 到为人处世,孔子提倡的是自爱和爱人。孔子对天命持谨慎的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认为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他鼓励年青人要奋发向上,“后生可畏”。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恕”就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从忠恕的原则出发,孔子最讨厌人“巧言令色”,讨厌人刻意去掩饰自己的错误或真实的想法。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自己的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会立即道歉并改正。

《论语》是四书之一,更是儒家学说中的经典。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我在初中时学的第一篇文言文就是《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十则》里的第一则,也是《论语通译》里的第一则。也许这不是《论语》中最最有名的句子,但这却是让我最难以忘怀的一句,因为是它把我领进了《论语》这个世界。

读《论语通译》,不仅让我回味了以前读《论语》时的心情,也让我对《论语》有了新的认识。我读《论语通译》,最喜欢“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前一句的意思是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后一句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给别人。这两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但要体会其中的深意,就得自己去慢慢体会了。《论语》中还有很多像这样很有道理的句子,但我偏偏喜欢这两句,其实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可能是自己心灵深处的某些东西被这两句话给打动了吧!尤其是后一句,虽然只是一段话中的一小句,但却称得上是道理中的道理了。

感谢《论语通译》,让我能很好的去理解《论语》的内容。《论语》是我们的中华瑰宝,而《论语通译》是我们中学生的宝贝!

《论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惟其已经走向世界,我们中国人才更应该珍视它,用现代人的眼光好好审视它,自觉地去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让祖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论语》读后感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历史源远流长,这是人们不可否置的。在这悠久的历史中,自然会孕育出许多文化的结晶。不论是闻名世界的“四大名著”,还是妇孺皆知的“四书五经”,都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论语》。

也许很多人对《论语》都不甚了解。《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书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深受人们所推崇。在《论语》中,有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唯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令我印象颇深,感触良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简单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疲惫。这句话为孔圣人所言,恰到好处地辩证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只可惜,初次接触到这句话的我还太过年幼,根本无法理解此句中的“学习”与“思考”。后来,我经历了一件事,正是那件事让我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那是初一下学期时,一节课上,老师为我们解释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当时,我很认真地听,可无奈实在听不懂那个知识点的原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老师说的答案看似那么荒谬,实际上是正确的呢?我心中带着疑问,但并没有深入思考。带着闷闷不乐的情绪,我放学回到了家里,可脑袋里依旧是懒洋洋的,没有什么灵感,更别谈思考这道几乎全班人都不解其原理的题了。罢了罢了,既然老师说了答案,那就肯定是对的了,还纠结什么呢!我轻轻地撇了撇嘴,决定不再理会这道题。然而,我的目光向四周一瞥,却瞥见了我最近看的书——《论语》,而书上的一句话让我不由一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忽然,我的脑海中跳出了一个有些令人不可思议的想法:从始至终我都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死板地汲取上课时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如今我的迷惑不解不是正好对应上了句子中的“罔”吗?也就是说,只有我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不惑吗?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有了想法我当然要试一试。于是,我拿出纸和笔,在脑海里不停地演算着,将可能有用的条件都列在纸上……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经过大约半个时辰的艰苦奋战,我终是将这道难题攻克了下来。得出答案的那一刻,我的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勾起一个自豪的弧度。同时,我也真正理解了那句话,明白了“学”与“思”的关系。

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就是为了告诉人们“学”与“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吗?我们学习后,只有思考,自身理解透彻了理论才算学会;思考后,也只有学习,从中获得实践才说得上明白。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更是学习的升华。春秋时期的孔夫子,想告诉我们的也便是这些吧。学习与思考,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应当形影不离。

中华文化是上下五千年的积淀,更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多多学习其中的优良之处,能让我们在各方面“更上一层楼”。学与思,无疑是这文化赐予我的极大馈赠。从今往后,我们要筑起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论语》读后感6

在世界十大历史名人列单中,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那就是——孔子。在孔子的一生中,只在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他的人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一生中教过弟子三千余人,教出了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有一本书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论的著作——《论语》。《论语》不仅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论语》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而且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更加教会了我们应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在《论语》为政篇中,其中有一篇叫做:“学与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要是只会读书学习,而不会思考问题,就会迷惑;要是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那可就危险了。”每当读到了这一篇,我就会想到自己曾经是那么的幼稚。经过借助教辅用书,不思考就直接写出答案。

记得一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高兴的回到家,把数学作业拿出来一看,嘻嘻,今天的家庭作业可真少啊!才四道题。于是,我不一会儿,就把三道题写完了。当抄完了第四道题的题目,一看,这么难的题,谁会做呀!可我并没有放弃,我想:只要听懂了,学懂了,肯定会做。于是,我拿出一张草稿纸,写写画画40分钟,直到把那张纸写的再也容不下一个字,可我终究还是没有算出来。我心想:这下可完了,明天老师肯定把我当成没有写作业的一块处理。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哦!原来是好朋友来找我打羽毛球呀!我正准备出去玩,可又猛然想起自己的作业还没有写完。情急之下,我想到了教材全解上的答案。于是,我把答案抄上。之后,也不想想为什么这么做,就急急忙忙跑出去和朋友兴高采烈玩去了。第二天,老师把作业发了下来,我的了优,我高兴极了。

过了几天,老师进行单元测试,我很快地把前面的题都写完了。可是做到最后一道题时,我发现这道题和我上次不会做的题一模一样。而且这道题在试卷中竟然占了七分。我使劲地想,想上次我到底是怎么做的,可我就是想不出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别的同学都开始检查了,可我这一道题还没有做出来,我在那抓耳挠腮地想着,可始终还是没有想出来,看着别人都开始检查第二遍时,我心中不由地后悔起来:我当时为什么非要抄答案呢?我要是不抄答案,自己思考出来的活,即使是错的,那也没有什么。到时候,可以问老师和同学,也一定会告诉我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我后悔的低下了头,默默的把卷子交了,我难受极了,下课后忍不住趴在桌子上偷偷地哭了。

过了几天,老师把试卷发了下来,我才考了80多分。那天,老师严厉的批评了我,回到家中,爸爸妈妈也批评了我,并惩罚我不能出去玩,也不能看电视。

通过学习《论语》为政篇中的“学与思”我知道了如果只会读书学习,而不会思考问题,就会迷惑;但是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那也是不行的。就像我以前只抄上答案,而不去思考解题方法、解题思路,最后就不会做不上题。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再也不会不假思考的完成作业,要多思多学,只有这样才能扎实的掌握好知识。

古人的言论对我们后人的影响真的深远呀!我会一如既往追随圣人的脚步扎扎实实的走下去。

《论语》读后感7

忽然发现最近读的书都是冲着作者而去的。看这本书,是因为于丹。

于丹,北京 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作为古代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试图用一种“下里巴人”的表达方式,让观众走进“阳春白雪”的世界。

这本书很薄,读完它只花了2个多小时。但给予人的启发与感触却犹如海宁潮,恢宏而汹涌。光是于丹在飞机上写下的自序,就让我感叹许久。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精致的序了。说是精致,并不是因为它短,而是因为这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似乎都经过精雕玉镯。于丹的文学修养和思想境界在这些字里行间不经意流露。大三独揽泰山,她想到的是“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顿悟的是儒家的践行之道,千里之行,积于跬步,直至天下担当。想到的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开悟的是鲜有碑铭的后山用自然造化完成了对生命的另一种成全,阳光中折射出庄子的微笑。

接受《百家讲坛》的邀请,于丹说是愿意把心中那双翅膀放飞到所有人心的晴空之上。讲将她所谓的一己之得,以庄子之名给她自己一些华丽豪迈的梦想,畅意一回天地遨游。

对于庄子看破功名,不屑利禄,淡对死亡,是了的。但是,如何将这些哲理与生活之道融为一体,确实悟性不够。于丹,为我们大众点亮了一盏灯。

“认识你自己”。这是千古以来一个最难解决的命题。据说,在西方的神话寓言体系里,这被表述为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于丹说: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有向外发现和向内观看的两种能力。向外可以发现一个无比辽阔的世界,向内可以发展一个无比深邃的内心。而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审视自己,有自知之明。

于丹在谈到庄子关于“心态和状态”的观点时,有一个例子令我印象深刻。说的是一个科学家带着10个实验者在不同的环境下过桥。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的生活的状态。而就自己而言,我总无法抵消外界的各种恐惧。这两天看斯诺克世锦赛,最爱的奥沙利文就是凭借纯熟的技术和良好的心态第三次问鼎冠军。我想,如果是我在打147最后一杆的时候,一定会全身发抖。但他每次都那么坦然,所以在这次世锦赛他迎来了第8个147。自省一下,高考理综的时候紧张地脑子一片空白,那真是惨不忍睹。可是到底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荣辱不惊呢?有多少人能够像庄子那样豁达,与世无争啊。这个现实的社会,已经是赤裸裸的了。

毕竟我不是庄子,除了感叹和佩服他高超的觉悟之外,实在不能真的根据他的理念去效仿什么。估计庄子也没想到现在的社会是如此的世俗与混杂。当然啦,记得自己最后的那头羊,最短的那块板还是很重要的。扁鹊的故事富含哲理,可是在这个利益当头的社会,你有见过争着当治感冒的医生的?人人都渴望作大手术扬名立外。那能不能尽可能的让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呢?“为自己雪中送炭,而不要总是锦上添花。”记得,这是所谓的人生大智慧。

《论语》读后感8

前不久,我读了《论语》这本书,我之所以读它,是因为它与《百家姓》、《孙子兵法》……书一起来到了我的手边。

《论语》这本书分有20篇,其中,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公冶长篇等比较有名。有时候,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的孔子。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读的。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甚至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由此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5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大师。有的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女孩当了爱因斯坦的老师;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我还知道一个关于不耻下问的笑话:有一个人,官位很高,但学问不高,平日喜欢不懂装懂。又一次,他去喝喜酒,见到桌上放着很多水果,他不认识石榴,又不肯放下架子问人,就装出内行的样子连皮啃。只觉得又苦又涩,就对伙计说:“这馍馍还没煮熟,你得再煮煮。”就是这种不懂装懂的人,才会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

《论语》读后感9

国人都在学习《论语》,今年年未过完月未尽,医院就组织全院职工,从正月初八开始,集体学习于丹教授的《论语》电视录像,长达一周之久。说实话,沉醉在春节乐乎气氛中尚未全醒的人,心里还是有些怨言,医院为了收心,为了赶时髦,把我们从酣假中拖到医院。中学时候学习《论语》八句,什么“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对这些谈话也没有什么特别感触,自问心里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不经意的。

于丹在《论语心得》讲座中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论语》讲座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看了于丹教授的讲座后,我知道了孔夫子的伟大,也知道了过去自认为深奥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也不是孔子和学生那么不经意的谈话记录,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可以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至。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于丹教授说:“《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在当今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社会潮流中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真的能给人以心灵净化,如一丝清泉沁人心脾,让人陶醉,给人以启迪。与友宽容,与同事宽容,与亲人宽容,于患者宽容,与生活中一切给予宽容,在宽容中获取喜悦和快乐,播种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我想收获的就是一种熠熠生辉、一种和谐的美。宽容是人生的哲学,但更是一种境界吧。所以,当我认认真真地听完这次讲座后,心里很为于丹教授把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通过《论语》完美结合后给予的精辟阐释表示喝彩!

《论语》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我们从事的是医疗行业,面对的是社会特别需要人性关怀,人性温暖的人群,更需要自己有一个宽容乐观阳光的心态,才能够把,爱和温暖传递给病人,所有对于今天的《论语》学习对于我来说,正是当其时当其人当其事。对国学大师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讲义,我不敢不会也不想做任何评论,对我来讲,读懂、读透、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这里就姑且把读到的一些我认为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吧!或许,迷茫中的你我,会不经意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帮助吧!

《论语》读后感10

中国是一座文明古城,它享有着“拥有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美德”的美誉。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文化广为流传,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这也就有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民学习汉语,愿意来到中国这片土地发展他们的事业,甚至是走完他们的一生。如今,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发生了很多改变。从任人宰割到重新站起,从没有选择权到集体起义,从一个落伍的社会走向时代的尽头。中国,正在以一个全新的姿态、一颗炽热的心,走向世界的巅峰。

要说中国从未改变的是什么?那一定就是围绕我们几几代代人民的历史文化。在中国的上下五千年里,祖父辈们总会告诉你那么几句千古流传的佳话,在以后的时代里,你也一定会把这些话告诉晚辈们——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让你耳熟能详,甚至说了上句便能对出下句的句子,正式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巨作—— 《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孔子弟子们言行的一本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这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说起《论语》,就不得不提起孔子。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当时社会最博学的人之一,被后人称为“孔圣人”。文中孔子的言语循循善诱、简单应答、点到为止、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道来。《论语》一书正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他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一本书。孔子的名言有许多有影响了人们的一生。当今社会,有许多人都会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想去做的事情让别人帮自己完成,而这一现象在《论语》中也有相应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在他人的身上。还有些学生,学过的东西就丢在一边,但是,也许当你再次捧起这本书时,又能有新的体会,正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这本书除了有很多的好词佳句,也刻画了书中孔子以及孔子弟子的鲜明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有人说,《论语》这本书就是教会别人做人的道理,也有人说,《论语》是让那些迷茫的人重现找回方向和自信。我认为,《论语》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最好的体现,同时,它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最好体现。

《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可能时代已经变了,但是论语仍然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把《论语》的知识传给下一代,把经典传给下一代,把文化传给下一代,把中国美好灿烂的明天,继续的延续下去。

《论语》读后感11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

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于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能将一部《论语》经典讲得深入浅出,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造诣。在“君子之道”章节,作者对君子进行了精辟讲解。但书中有个观点让我费解,“君子的社会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论语读书笔记1000字 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所为背后的动机。他们是社会的良心。”用动机而不是用行为判断人,这是早已被唾弃的谬论,让人联想起卫道、道德杀人等不雅字眼,作者放在自己钟情的君子身上所为何来历史上心怀悲悯手举利刃和流着眼泪杀人的人着实不少,莫非他们也是君子不知该敬佩还是同情作者,一位《论语》的信徒,却无心快语道破了“君子”的伪善本质。

扪心自问,我没有达到君子的境界,漫漫人生途中,我会用生命去体会,用行动去感知,用至高无上却又简单至纯的精神去和千古的先贤圣人进行心灵的对话。2....;《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触颇多,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了《论语》。

《论语》读后感12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在现在这个经济,科学都非常发达的时代,最最基本的“孝”竟然被人们所忽视。小孩子们,在家都被宠着,哪里知道“敬”父母;在成年人们追逐自己梦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竟都忘记的自己的父母。忘了他们独自在家中,虽是不缺吃,不缺穿,但是,他们并不幸福。他们一年到头也难见他们朝思暮想的子女一面,他们的心灵是空虚的。他们只求一声问候、一起吃个饭、常回家看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回头看看那为我们而白了的头发,为我们而皱了的脸颊。

论语中的“孝”让我们拾起那颗久违的“孝心”吧!!

《论语》读后感13

今天我又读《论语》了,读的是《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和《乡党篇第十》,使我深有感触。

最有感受的是《泰伯篇第八》

《泰伯篇第八》主要讲了孔子及其弟-子对尧舜禹等先王的评价,又对孔子的思想有了进一步发挥。还有曾子在某些问题上的见解。

本章讲了曾子的孝: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于足,启于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覆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这一则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平生的小心,避免身体的损伤,能够对父母尽孝,孔子曾对曾子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孝子应该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临死前让学生们看自己的手脚,以示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

还讲了孔子对某些君王的看法与态度他认为泰伯是很高尚的人: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认为泰伯的品德是最高尚的,因为有三次以天下相让,让了三次王位:第一次让是泰伯离开国都,避而出走。第二次让是父亲去世,泰伯故意不返回奔丧,以避免被众臣拥立接受王位。第三次让是众臣议立新国君时,泰伯在荆蛮地区,索性于当地黎民一样,断发纹身,表示永不复返。这样,他的三弟季历只好继承王位,有了泰伯的这“三让才给后来的姬昌继位统一天下创设了条件,奠定了基矗因此,孔子才会高度歌颂称赞泰伯。可见孔子是很尊敬他的。

还讲了孔子的学习态度: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句说的是学习就想追赶什么而追不上那样,追上了还恐怕再失去它。这一则讲了孔子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对学习知识要求的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我认为这句讲了学习是无止境的,而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不正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诠释吗?

让我们一起在论语的语句中,体会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的儒家要求,一起探索孔子的“之求之与”吧!

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眼前,是什么文章这么精炼,表达又这么生动、形象呢?不知道?我来告诉你,是《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对于知识,“学”只是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和“习”结合起来,只有用丰富多彩的知识点缀自己的大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朋友从远方千里迢迢的赶来,我们应该感到无比快乐与荣幸,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增加友谊,这样难道不开心吗?我们做人要坦坦荡荡,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了解就杞人由天,应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对待事物。

我知道了怎么学习,我知道了该怎么做人,《论语》十则让我懂了许多许多……

《论语》读后感1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一词,早在《易经》中就已出现,孔子将其引用并上升到人的道德品质层面,且被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一部《论语》不过两万字左右,其中“君子”两字出现一百多次,另一个《论语》的核心范畴“仁”也出现一百多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

孔子对君子的论述林林总总,有理有据,详细严谨,塑造出了一套完整全面的道德标准: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守护志向,“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严于律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处事务实,“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注重承诺,“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知书达礼,“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恪守本份,“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独立自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坚持原则,“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善于理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人谦逊,“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乐于助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心胸宽广,“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中有两处提到智、仁、勇,一处说道:“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另一处几乎相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中庸》引用孔子的话:“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就是后世所谓的三达德。智为聪明智慧,仁为宽厚慈爱,勇为勇往直前,是孔子心目中理想而完美的人格品德。

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孟子也说:“上有好者,不必有甚焉者矣。”顾炎武说:“士君子处衰季之朝,常以负一世之名而转移天下之风气。”王夫之说:“国有君子,国可不亡”。儒家将君子教化黎庶看作建立政治秩序的关键,正如孟子名言:“君子之守也,修其身而天下平”。

时光荏苒,春华秋实,千载沧桑。君子总是令人敬佩,传为美谈;小人依旧被人不齿,遭受唾弃。屈原是君子,郑袖是小人;岳飞是君子,秦桧是小人;高攀龙是君子,魏忠贤是小人;谭嗣同是君子,袁世凯是小人……君子小人之间的矛盾斗争湮没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风烟深处,君子形象却如傲雪梅花一般愈显高洁。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君子人格的有益内涵是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合理资源,当今社会也需要君子精神:诚信、正直、高尚、坚毅、勤奋、进取、自信、乐观、互助、奉献、公益、关怀。

君子之人,可谓和善;君子之家,可谓和睦;君子之国,可谓和谐;君子之世,可谓和平。

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千变万化,但是传统美德不能丢弃,做人不可忘本,生活需要文化,文化需要根基,否则岂非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还需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条君子正道继往开来。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语重心长、气象万千的由衷慨叹。

《论语》读后感15

近日第二次读了《论语》,较之第一次而言,有了更为多的体会与感悟。

大凡国人,不说对孔子耳熟能详,起码也对其有个大致的了解,因为其精髓的思想可谓超乎寻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堪称民族魂。在我国历史上,孔子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伦理家,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社会实践家,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学识自20xx年前就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孔子也因此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儒学的思想正日益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每读一次孔子,自己都能收获很多的东西,比如:

当读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时,我懂得了要先行后言,莫言过其行,说与做是做人的两个重要方面,无论何时何地,少说多做,说了就做,先做后说永远是我们应该信奉的说话行事规则。

当读到“道听途说,不足为取”时,我懂得了,一个传闻,入乎耳,出乎口,不经过考证和内心的思考就说出来,委实轻率,不负责任,但现实中,偏偏又很多人,喜欢传播这种小道消息,飞短流长,看着闹得满城风雨,心里竟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其实,无论是从道德还是现实做人来讲,这种心理咨询行为,我们都应该摈弃。

当读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挺有感触的,对父母孝顺,是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最看重的道德要求之一,甚至常常拿是否孝顺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信任,值得交往。“孝”是一个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又有多少子女做到了呢?近些年来,受西方所谓的“自主独立”意识的影响,年轻人不愿依赖父母的同时,也把孝的意识抛到了脑后,也许真到我们切切实实想为父母做点什么的那一天,可能只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了。

当读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我意识到了,做人得将心比心,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别硬塞给别人;自己想要站住脚,也得先让别人站住了才行;自己想要有所成就,也得成全别人有所成就的梦想。

当读到“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时,一位仁厚长者的形象呼之欲出,他宽宏大量,与人为善,他教育弟子们,要多看人家的好处,进步的地方,也许我们永远都无法成就,也绝少拥有孔子那样的胸怀,但我们应该尽量的从中汲取点什么。

………

孔子的思想,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文化的智慧神殿里,流淌在每个华夏子孙的血脉中,虽历尽沧桑,但却像北斗恒星一样永远光辉灿烂,成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如今在全球化来临的时代,为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魅力,我们正在全世界建立孔子学院,向世界各民族传播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于传播的过程中,也挺契合新时代的要求。

当你不能以一颗平常心来行为处事时,当你站在人生的拐点迷茫彷徨时,当你比任何时候都没有像现在这样仓皇失措时,读读孔子,翻翻《论语》,真的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