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校园

《论语》读后感【热】

本文已影响 1.8W人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读后感【热】

《论语》读后感1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论语》,它教了我怎么做人、怎么学习、怎么对待自己的亲人。

《论语》是一个语录体文集。主要记载着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论语》传到汉代出现了三种传本。东汉灵帝时所刻的熹平石经用的就是《张候论》的传本。

《论语》还是儒家的原始经典之一,要了解孔子和他的学说,《论语》是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

《论语》还十分不容易令人真正领略其中深刻的意义,而且其中的诗句又是非常的多。例如“不患人知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告诉了我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做什么事都要其中勤奋,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要为他人着想;把国家看成第一;尊老爱幼……孔子的一句句话都真有说服力啊 !

《论语》当之无愧为我们的国学经典。

《论语》读后感2

论语中有很多论述在今天看来,仍然非常有现实意义,小到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大到一个地区的管理,都有指导意义。

《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的行动准则,孔子说,那就是宽恕、原谅,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如果现在的人能够按照孔子所说的那样去要求自己,我相信很多事情是万万不能发生的,比如暴力强拆,又比如抢劫,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不会发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不论社会地位是卑贱,还是高贵,我们都应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越来越和谐、安定,人们的生活才更加幸福安康。

《论语》读后感3

再看一看曾经作为批判孔子的理由的一段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耶?”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如果不看前后文,孤立地看“无违”二字,很容易将孔子对孝的解释误解为盲从。其实,略微注意一下后文很容易发现,这里的“无违”讲的是“无违礼”。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说到这里,应该把“联系整体,联系生活地把握”这个原则说得比较清楚了。下面该回到前面没说完的话题上去。前面讲到《论语》有注意把握矛盾平衡点的特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再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论语》读后感4

暑假期间我读了《论语》这本书,《论语》记录着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我最喜欢里面的《以学为乐》、《宋濂借书》、《孔子学琴》等。

《以学为乐》写的是一个叫于仲文的小孩,他从小就聪明好学,他让父亲给自己盖了一间小书房,他每天都在里面看书,学习以此为乐,勤奋好学,他长大终于干出一番事业。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这篇故事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快乐的面对,努力去完成,以学习为乐趣。

《论语》读后感5

赐,是子贡的名。往,是已曾说过的。来,是未曾言及的。孔子因子贡引《诗》证学,遂称许之说:“《诗》有三百篇之多,其言词微婉,意味深长,非有颖悟之资者,不足以语此也。如赐也才可与言诗也已矣。”盖处贫处富的道理,是我所已言的,切磋琢磨的意思,是我所未言的。今因我已言的道理,就知我未言的意思,这等样聪明的人,与之论诗,必能触类旁通,而不至于以词害意矣!岂不可与言《诗》矣乎。然子贡悟性虽高,而学力未至,犹不得闻性与天道之妙,此可见美质之难恃,而学问之当勉也……

《论语》读后感6

论语中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知识时常去复习,不也很有乐趣吗?

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因为复习对知识巩固的至关重要。不信,我就给你讲个故事听听。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字写得非常好,所以老被人称赞,他自己也洋洋得意起来。一天,他去” 鸭儿水饺店“吃水饺,发现水饺都是从墙那边一个个扔过 来的,而且都准确地掉到了锅里。他去墙后一看,原来是一位老太太在那里包饺子。包好后头也不抬地就扔过墙去,没有一个扔到锅外的。这使王羲之大为惊异,他 觉得他写字还没有熟练到这种程度。于是,他回去后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刻苦练习书法,终于成了一代宗师。

俗话说”熟能生巧“,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复习对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在学习上也一定要时常去复习,因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

《论语》读后感7

这几天,我每天的读书时间,都捧着《论语》。

以前从《唐诗三百首》中阅读到了优美的诗句,从《三字经》和《弟子规》中学到了最基本的礼仪,现在从《论语》中了解了中国悠久的历史。

说到《论语》大家肯定就会想到古代人摇头晃耳读着“之、乎、则、也”。我现在才知道古人能用几个简短的字句表达出丰富的意思。

《论语》里面的小故事更是让我百看不厌。有“张检之俭”、“知错就改的乐羊子”、“郑板桥”、“孔子拜师”等等。

《论语》这本书真让我受益匪浅啊!

《论语》读后感8

《论语》子路篇第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注:偷盗)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说老实话,如果我的亲人做了错事或者犯了法,我也是会为其隐瞒包庇的,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也是会这么做的,人之常情嘛,不过我还能意识到我这么做是错误的,而且违法,如果没被抓住就算了,抓住了就认栽。

可孔子就能够厚颜无耻颠倒黑白地说“直在其中矣”,你要干坏事你就干嘛,你还硬要强词夺理把你干坏事说成是“正义的”,自此之后,就开创了中国人一种很恶劣的传统:即,到底什么是正义,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解释成是“正义”“真理”。

《论语》读后感9

《论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

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责任感,都在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考。

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东西。

一步步、一程程,已经走了多远,永不停留,走过秒、分、时、日,又积成日、月、年代。

高尔基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

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的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我们不能让时间停留,但可以每时每刻做些有益义的事。

《论语》读后感10

读了第10课《论语》让我学到了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和道德的修养。

在学习的时候认真听,常抄笔记,我们还要温习学过的知识,正如文中所说:“温故而知新。”这句话的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学习要想松柏一样,正如文中所说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年之间最寒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学习松柏那种坚贞不屈的精神。 学习的'时候态度要端正,如文中所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不贤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我们要向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学习,学习孔子的善于思考,学习他在学习的时候多提一些问题,去思考去解决。

《论语》读后感11

爸爸给我讲了“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读半本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了。我想:“这本书有这么神奇么?”我和爸爸买了《论语》来读。

在这本书里有句话我很喜欢。这句话就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内容深刻但是用词不恰当就会让人觉得文章简陋,用词恰当但是内容不深刻就会让人觉得文章浮浅,用词恰当内容深刻才是还文章。这也可以形容君子。

我有两本《三国演义》。一本很精彩内容很深刻,这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啊!还有一本用词简单,这就是“质胜文则野”啊!

《论语》读后感12

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祸乱的国家。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工作;不太平,就隐居。政治清明,自己贫贱,是耻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有时候,我们会迷茫,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可能是对自己的三观不清楚,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孔子提出了他的想法,供我们参考:

1.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去学习它、实践它,捍卫它。在深入研究和对比之前,不要别人说哪个好,就信哪个,要自己去选择和验证。

2.居住在太平之地。可以放眼全球,不必拘泥于一个地方。

3.在清明之国,不努力以致贫贱,是个人的耻辱;在黑暗之国,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也是耻辱。

问一问我们自己,我们有一个让我们坚定相信的道吗?我们居住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贫贱和富贵是如何得来的?

《论语》读后感13

论语通俗版读完了,也听了邓晓芒教授的道家思想改造。

思想家都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基石和侧重都不一样。儒家侧重于道德,社会伦理与秩序。道家侧重于自然,一直在说天地法则,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孔子的核心是仁,老子的核心是道,他们对自己的核心进行各个角度的阐释。邓晓芒教授研究康德哲学,他受过专业的哲学训练,看问题时加入了西方的理念与角度。

幸好理念都是有传承的,可以理清,看到来龙去脉。这么多的思想工具,自己慢慢走心应用。生活中的问题由一些基本的问题组成,排列组合成不同的现象形式。自己的思维工具有多少?自己的思想武器有多少?现在就是把这些工具得心应手的应用熟练,能用一个是一个。博采众长,积累越多越好。至于删繁就简,自己还没到达那个水平,那都是很久之后的事了。

想起百度百科描述历史人物时,常用“熟读诸子”来形容。有了繁,才能删繁就简。自己先把这个繁建立起来。

《论语》读后感14

读了《论语》这篇著作,我受用不尽,不仅知道了做人的道理,还亲密接触,让我对孔子了解的更深更多。

《论语》书是对孔子日常生活的举止与语言方式,还有记载中国史代伟人对孔子的评价与生活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反应了孔子与别处俩人行走中,必定有一位是其师傅,还反应了孔子好问好学的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他还非常谦虚,自己成了老师,还是求学,对问题都不耻下问;不像我们,遇到奖励就万分骄傲,遇到困难就不理不睬。在我练字期间,我在书法班的名誉上是大名鼎鼎的;于是,我非常骄傲,在学校的作业本上写得乱七八糟,还差点被批入“差字黑名单”;自从读了这本著作,我在数学方面的字体大有进步,连老师都对我刮目相看;有一次,还在课堂上公开赞扬我的作业本呢!原来论语是这么重要啊!

《论语》读后感15

作为一个略知一点中国历史的中国人,我认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够像《论语》这样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也正因为这样,我对《论语》的态度一向是只敢仰视而不敢触及。

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读,也从不敢随便发表什么评论。毕竟我对其了解的深入程度还远没有达到可以对其历史地位或性质妄加评论的程度。

这个学期,思修课布置写《论语》的读后感作为平时作业,于是我只有硬着头皮写一点点我的想法。其中肯定有很多错误,请老师给予指正。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