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校園

《古風其十九》的原文及賞析

本文已影響 1.52W人 

【詩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古風其十九》的原文及賞析

【出處】唐·李白《古風·其十九》。

【意思】忽反顧俯看洛陽山川,安史叛軍茫茫一片。燒殺搶掠血染野草,豺狼們封官拜將橫行中原。

【全詩】

《古風·其十九》

.[唐].李白.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昇天行。

邀我登雲臺,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賞析】

下面第二部分即全詩最後四句,轉寫安史叛軍攻破洛陽後恣意凌虐中原的情景,重在表現詩人關心現實、繫念祖國和人民的入世思想。

“俯視洛陽川”句承上啓下,寫詩人與衛叔卿一起乘風駕鴻遨遊太空的時候,俯首看到了洛陽一帶地區。既然詩人在仙界找到了自己的同調,並且又正在凌空仙遊,何以還俯視人寰?俯視人寰,又何以單單俯視洛陽一帶地區的原野?這是因爲詩人始終沒有忘懷現實,始終在眷念着自己的祖國和人民。而他特別關注“洛陽川”,則是因爲“秦人伴作燕地囚,胡馬翻銜洛陽草”( 《猛虎行》),是因爲“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天津 (指天津橋,在洛陽西南洛水之上) 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如亂麻”(《扶風豪士歌》),一句話,是因爲安史叛軍正在恣意凌虐“洛陽川”,那裏的人民在呻吟,在流血,在成批成批地死亡。所以這一句雖是束上開下的'過渡句,卻深刻地表現出詩人身在仙遊而心繫人間,始終關心國家命運前途的愛國情懷。下面,“茫茫走胡兵”三句就具體地描寫了詩人“俯視洛陽川”所看到的情景,在我們面前展現出三幅傷心慘目的圖畫。第一幅是“胡兵”橫行。胡兵,指安史叛軍,以安祿山爲胡人,故稱其叛軍爲“胡兵”。茫茫,極言安史叛軍之多,遍佈洛陽城及其原野。一個“走”字,不僅寫出了叛軍的猖獗,亦且見其狼奔豕突之狀。第二幅是百姓橫遭屠戮。“流血塗野草”,極言叛軍殺人之多,就連野草都被殷紅的鮮血所浸染。第三幅是寫安祿山及其僞燕官員志得意滿、彈冠相慶。

安史叛軍於天寶十四年冬十二月攻陷東都洛陽後,安祿山“見宮闕尊雄,銳情僭號”,翌年春正月“僭稱雄武皇帝,國號燕,建元聖武。子慶緒王晉,慶和王鄭,達奚珣爲左相,張通儒爲右相,嚴莊爲御史大夫,署拜百官”(見 《新唐書·叛臣·安祿山傳》),“豺狼盡冠纓”句正概括地反映了這一歷史事實。豺狼,指安祿山的部屬。盡冠纓,都有了官職的意思。冠纓,指帽子和系帽子的帶子,以古代的大官均峨冠長纓,後遂爲做官的代稱。在這裏,詩人對安祿山僭號稱帝、署拜百官的歷史事實不著一字議論,而是把自己的態度寓於帶有鮮朝褒貶色彩的詩句之中。這樣,既寫出了僞燕官員的驕橫得意之態,又表現了詩人對他們的無比憎惡之情。全詩至此,以不結作結,給我們留下了更多的審美聯想餘地。諸如: 詩人“俯視洛陽川”的嚴酷局面以後,究竟有何感慨?詩人今後的人生取向又當如何,是繼續隱居山林尋仙修道,還是面對現實再次入世?這些問題都留給我們根據全詩詩意去品味,或根據詩人的思想、性格、政治傾向和人生態度去思考。另外,從詩的一般章法結構來說,詩的前半既以遊仙始,結尾就當有與之相呼應的詩句以迴環通首源流。可詩人偏不若是,而是“止於當止”,來個地地道道的自然結尾。此等結法不愧爲詩仙手筆,堪稱詩歌章法藝術的一大法門。

【評】

此詩題旨有二:一爲遊仙,一爲“視亂”,二者一爲浪漫,一爲現實,似極矛盾,卻又統一。手法如同一篇小《離騷》,上天入地,卻又在“陛升皇之赫戲”時,“忽臨睨夫舊鄉”。此詩從起首“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繆斯的神翼漫遊仙境,“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昇天行”,真讓人有飄帶飛天之感,混跡於諸位神仙之間,不知人間之滄海桑田。詩以瀟灑筆墨,鋪寫仙境之浪漫,驀然之間,俯視大地,心境轉沉,卻以數語寥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給人以語猶未盡之感,義深未斷之妙。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