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作文

描写钱塘湖的作文

本文已影响 1.37W人 

钱塘湖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 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描写钱塘湖的作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描写钱塘湖的作文

  描写钱塘湖的作文一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我出来感受感受春天的气息。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孤山,山上有个孤山寺,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咦?那是什么声音?定眼望去,原来是黄莺在叫。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争先恐后地,那场面好不热闹啊!那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这种景象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我很是兴奋。

继续向前走,繁多而色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乱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小草啊!慢慢地长吧。等你长高了,你就要把你的生机与顽强展现给人们。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看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有山,有水,有鸟儿,有花,有草,让我怎么游览都游览不够,尤其是那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描写钱塘湖的作文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诗是长庆三或四年春(823-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读了白居易这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东坡这比喻的确切。

乐天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孤山寺北贾亭西”。孤山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耸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览胜地,也是全湖一个特出的标志。贾亭在当时也是西湖名胜。有了第一句的叙述,这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秋冬水落,春水新涨,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里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故曰“云脚低”。“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接下两句,从莺莺燕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北国飞来。

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在这里,诗人对周遭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笔,则是细致入微的。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这样,“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两者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

  描写钱塘湖的作文三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江南的好风景,这时的西湖,正是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正是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正是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蒙蒙的细雨刚刚下过,草色上还披着一层露珠。这时的我,踏着晶莹的露水,从青绿笼罩的孤山寺,骑过了贾公亭,欣赏这一初春美景。

遥望西湖,春水初涨,烂漫的桃花如痴如醉的开放,而轻柔的春风则皱桃花池,伴随着那飞扬的柳絮闪着粼粼的光。我伫立在湖边,望着漂浮在天空的那一朵朵重重叠叠的云,在伊人的春风中思绪飘扬。

这时,岸上已是杂英满芳甸了,那些可爱的小鸟又飞回来也,飞停在枝头上,停在繁花中。他们争着,抢着向阳的绿树,生怕丢掉哪怕是一点宝贵的春光,嫩芽初上柳枝,与那嬉戏的黄莺交相成趣。不知是户农家上的燕子,这时也不知疲惫的衔着春泥与细叶,筑着新巢,筑着幸福的生活,筑着美好的明天!

听着婉转的莺声,看着优美的燕舞,令我似乎忘记了一切愁苦与烦恼。此时此刻,江南仿佛已成了一幅画,不,比画还要美是,还要绚烂,秀丽的真不知该如何形容。再看脚下,不知不觉中,五彩缤纷的山花已经漫山遍地的开放,而青绿欲溢的春草也长满了每一个角落。那杂乱的花互相争齐斗艳,让人不知道该看哪里,那芊芊绿草才刚没马蹄,连坐下的骏马也陶醉了。闲情逸致般的欣赏这美丽的早春图。一切都是那么恬静,又是那么洒脱,仿佛身在一个长长的梦境当中。

不知不觉中,夕阳已快来到,斜射的`阳光透过树叶,斑驳的碎片洒在前行的路上。这时,我才想起时间已不早了,在山清水秀如天堂,莺歌燕舞如仙境的西湖江畔,结束了自已的旅程,依依不舍的离去了。

  描写钱塘湖的作文四

阳春三月、晴空万里,春风轻轻抚摸着柳姑娘刚长出来的绿色的头发。我漫步在钱塘湖畔,迎着和煦的春风,欣赏着钱塘湖美丽的风景。

初春,天边的云与钱塘湖面紧紧连接在了一起,湖面显得更辽阔了。湖面上,湖水清清的荡漾着,湖边,一纹纹水波轻轻吻过岸边的岩石,湖水显得更清柔了。旭日轻轻地、柔柔地照在湖面上,湖水显得更清洌了。

瞧,几处早早飞来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互相逗着、闹着,好不活泼热闹。那边,一群小燕子正忙着啄泥筑巢,它们时而工作,时而在枝头嬉戏,时而斜飞过湖上,翅尖划动水面,湖水激起一道道涟漪。小燕子飞累了,落在柳枝上,悠闲地观赏着美丽的风景,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一会儿,小燕子又打起精神,围绕着垂柳,唱起了一首首动听的歌,跳起了一曲曲美丽的舞蹈。它们歌颂着春天,装点着春天。

湖边,几匹调皮的马儿在绿油油的草坪里自由自在地散步。它们一会儿蹲在五彩缤纷的野花丛中贪婪地沉醉享着花香,一会儿在清澈的湖面边美滋滋地照镜子,一会儿精神抖擞地站在土丘上出神地凝视着天边五颜六色的彩霞。地面上刚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绿绿的、嫩嫩的,远远瞧去,一大片一大片好宽广啊,马儿漫游在草丛中,仿佛畅漾在绿色的海洋里。温柔的春风轻轻地拍打着小草,绿色的海洋掀起了一道道波浪。

太阳光渐渐火热起来了,云儿渐渐升高了,远处的山廓渐渐清晰了。大堤边的花儿显得更艳丽夺目,它们互相争妍斗艳,让我眼花缭乱。大堤上的青草显得更绿了,嫩绿醉人,让人睁不开眼。燕儿飞高了,莺儿的歌声更响亮悦耳了,马儿在绿色的海洋里游得更欢快了。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啊!

初春的钱塘湖是那么生机勃勃啊,她如春笋、如嫩竹,贮满了春天的希望!

  描写钱塘湖的作文五

踏节而漫,泥泥小径兀自滑滑的,而空气中早已微薰的萋脆的滋味就更加地浓郁了。一抬眼,孤山寺已经近在跟前。一阵肃穆的梵乐佛音飘来,让我心里顿时产生几分庄严的感觉。而不喜欢阿弥托佛的老元却一把把我拉向通往贾亭的小道。

西子湖,千万年来,一直就像个多情善诗的少女,眼光里漾着无边的春水。贾亭就在西子湖畔,像个多情的文人,守护着他的情侣----西子。这天,正是早春天气,云色低卷阴浅,一丝一卷,懒懒地在天末舒展开。而西子的波光也在极目的远处和那低回的垂云一般的高、一般的色颜了。

小憩在贾亭木栏,遥视亭西的株株杨树、柳树、杏树,还有那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嫩黄初翠的杂树,以及填充这树与那树之间空缺处的细柔丰媚的卉草,已经有点微醺的我有点陶然了。站立不住间,我一把我扶着亭子间的雕柱。这时候,几只早早出窝的黄莺飞鸣着、争闹着,从棵棵树木里追逐出来,一晃就不见了踪迹。

回顾亭子北面,那里有一家农家院舍,几个也许是住在那里的燕子此时正在亭子飞檐上啁啁地叫着,嘴巴里叼着块块新鲜的泥土。亭子的东面更加醉人了:那里有纷乱扑眼的鲜花,高高的花枝招展,惹得我们的眼睛都渐渐地迷乱了。一骑轻快的马匹从花丛来,地面的青草浅浅的,刚好可以把马蹄淹没。

抬眼望去更远的绿树掩映下的西湖,那里的垂杨依依,白沙熠熠,真正是春天的好去处啊。面对此情此景,我心中的浩然诗兴如同钱塘江的春潮,汹涌不可阻挡,一下子喷薄而出。

  描写钱塘湖的作文六

杭城春天,我去时,正是小雨,春意依然浓浓,“风送落红才身过,春风更比路人忙”。只要是西湖的春天,似乎没有阴霾的天气,即便没有晴空万里,云淡风轻,莺歌燕舞。即使有这样的雨丝风片,淅沥小雨,只要是在春天,在西湖,就可以不以为然,它总是能迷人。苏东坡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不知迷人的是因为西湖,还是因为春天。

苏堤上果然是杨柳夹岸,艳桃灼灼,花红柳绿,鸟语啁啾,人声长堤,只是都被淡淡的雨雾笼罩着,像是被水墨染了一下。湖面迷迷蒙蒙,六桥照影隐隐约约,西南诸峰影影悼悼影入水面,西湖的境界泛泛而为之一宽。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或许,白居易的诗就是在这种细雨时分写的? 斜风,细雨,西湖被烟雾笼罩,淡抹了湖光山色,春水涨春池,真的是“水面初平云脚低”。 淡描的湖光山色在“团扇”上如水墨画般展开,真有百般韵味,千样神采,万种风情。

在蒙蒙雨雾中,在苏堤,在西湖的心里散步。

苏东坡把西湖比作西子,白居易把白堤喻为“草绿裙腰一道斜”,在意境上不无相通。苏堤,是西湖的中轴线,正好比美人团扇上的那根扇柄,把堤东、堤西分成团扇的两半。长堤卧波,连接南山北山。

在苏堤上走着,自然就想到了苏轼。

西湖苏堤是当年苏东坡疏浚西湖时用挖出的淤泥垒造的,已经长虹卧波九百多年,成了天下名堤。

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写了一组讽喻诗《八月十五日看潮》,遭几个朝中小人诬陷,于是酿成“乌台诗案”。 苏轼因此入难,后经人搭救,才死里逃生,被贬谪到黄州。黄州有赤壁。黄州的赤壁,并非三国“赤壁之战”那个湖北荆州的赤壁。苏东坡在黄州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两篇《赤壁赋》,从此黄州赤壁就印入了天下人的心中。苏东坡一支笔,使黄州赤壁光照千秋。在黄州,苏轼生活窘迫,处境凄惨。一位老友为他申请了一片撂荒的旧营地。他稍加整治,躬耕其中,称之为“东坡”。《黄州寒食》写道:“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写的就是这个“东坡”。 可能是为了铭记这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遭遇,苏轼从此自称“东坡居士”。《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黄州寒食》贴法书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潜心发愤写下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健笔凌云,传颂千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智者妙悟,荡涤人心。

之后苏东坡辗转回京,而后又出任杭州知州。阔别十五年,又回来杭州,他做的头件大事就是疏浚西湖,西湖在历史上几经疏浚,每次都如铜镜新磨。就是这次疏浚西湖,苏轼用湖中的葑土淤泥筑成了一条沟通南北的长堤。诗家常叹惜,苏轼重回杭州后,再也没有写出当年任杭州通判时诸如《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那样的好诗。

我想,苏轼是用堤作笔,在西湖上划出了这一道铁画银钩,从此就无人能续写出同样富有神韵的第二笔。“苏堤”就是西湖千古绝唱。“苏堤” 筑成后,苏轼曾给朝廷一个奏文,其中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

江山也要伟人扶,黄州赤壁因苏东坡而扬名,人以堤传,所有到过苏堤的游人都会想起造堤的苏东坡。杭州之有苏轼,西湖之有苏堤,如人之有魂魄。难道这苏堤不是一首绝妙好诗吗?这奏文不是千古佳句吗?苏堤是诗,是一座意味深长的无字丰碑。眼前的西湖苏堤,正被斜风细雨春雾轻轻笼罩,掩春光于无形中,而苏堤是永不会被历史的烟云淹没的。

徒步到堤的尽头,见到一个茶楼:四照阁茶室。四照阁在堤的尽头、孤山路上,从茶室可以倚孤山观览西湖,窗外,一片荷花娴静地休闲在水中。入座看茶帖,这里有荷叶茶!荷叶,出尘离染,圣洁无瑕,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叶茶,是古茶名茶,可以上溯到秦汉,以湖北望天湖最有名,望天湖也就是闻一多的故里。西湖的荷叶茶,据说宋代也就有了。细雨窗外,正滴沥湿润着一池荷叶,意境不错,太好了!入定茶室,好!就点一杯荷叶茶。

轻啜一杯荷叶茶,闻着淡淡的清香,望孤山,思绪慢慢的飘浮上来,如幽灵般。

一千年前的孤山,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四十岁刚过,“不惑”的林逋剑装北游归来,对尘世俗情充满愤慨和失望,决定把家从杭城西隅搬至人烟稀少、十分僻静的孤山隐居,从此他二十年未入城市,直至终老。

他在孤山择地筑成简陋的“山阁”,又广植嘉树,以梅花为最,约有三百多树。孤山原本有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道:“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但林逋到后三、四年间,孤山风景已非昔日,林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汗水,栽梅成林,使孤山变成了“梅花屿”。

于是,一千年前的早春,孤山的梅花开了。林逋用遒劲的字体写了一块牌子挂在他的梅园的梅树上:“休教折损,尽许人看。不迎不送,恕我痴顽。”他开放梅园篱门,让游人尽情观赏。人们趋之如骛,孤山游人如织,梅花主人则整天盘桓于林中,煮茶斟酒,浅酌低唱。赏梅的人们也向林逋索字画,讨诗文。这番气象,岂是 叶绍翁所吟“小扣柴扉久不开” (《游园不值》)所能媲美?

林逋写下了《山园小梅》二首,其一为:“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中有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疏影暗香”联,占尽千古风情。南宋词人张炎评论:“诗之赋梅,唯和靖一联而已。”南宋诗人王十朋也赞和:“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古今无诗才。”此诗一出,咏梅诗已至极臻,文人骚客几可梅前搁笔矣。疏影暗香,写尽梅魂。非是古今无诗才,但少幽人如梅魂罢了。

林逋除了种茶采药,偶尔渔樵,靠卖梅子过日子。他把所植数百株梅,每株梅结的梅子卖了,一株梅子的收入包一小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就分365包,每天取一包化用,少了将就过,多了沽酒,够清贫的了。林逋自称是“幽人不作山中相,且拥图书卧白云”。是以清逸之气、充沛于清贫之间。诗人潘阆见他时:“云剪乌纱雾裁衣,存神养气语还稀。人人尽唤孙思邈,只恐身轻白鸟飞。”范仲淹见他时:“山中宰相下岩扃,静接游人笑傲行。”“莫道隐君同德少,尊前长挹圣贤清。”好友闵上人为他画像,他以诗奉答:“顾我丘壑人,烦师与之写。北山终日悬,风调一何野。林僧忽焉至,欲揖顷方罢。复有条上猿,惊窥未遑下。”林逋虽然“片心高与月徘徊,岂为千钟下钓台”,但倾心结交正直之士,如范仲淹、梅尧臣。他扶掖青年才俊,即使外出,如有佳客,约嘱书童放鹤相招。如遇上品格不高的人,则是“白眼看人亦无妨”。苏东坡晚生几年,未能见到林逋,亦未能赶上孤山诗宴琴会。但苏东坡爱读林逋的诗,有一次竟梦见林公。他有记道:“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瞭然光可烛……”

一千年后,无须梦见,有幸能访西湖孤山,便觉胸中承接了一缕千年不尽的暗香!

望孤山,木石森丽,独领乾坤秀色,疏影暗香,勾留多少行吟客。思林逋,天教领湖山,携来双鹤,疏影满山引暗香。我寻思,就在这荷塘茶室待到黄昏,再去孤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只有黄昏,才有“疏影暗香”。可惜今日无月,但有梅魂,只有梅魂,只须梅魂。

轻啜一口荷叶茶,清淡的荷叶茶,淡淡的荷叶香。此时才品出了荷的淡淡的清香。

就在这把如西子团扇的“扇柄”上,守住这一脉荷叶的淡香,待到黄昏,再到孤山,我要向这位“天教领湖山”的处士,长揖清芬,呈上一瓣心香。

  描写钱塘湖的作文七

二月的早春,漫步在钱塘湖畔。

那和着水香的暖风迎面扑来,伴着淡淡的潮湿,抚弄着面颊。风,不烈,却有着一番别样的韵味,好像江南水乡的秀丽,却没有那样浓郁;好像热带雨林的风韵,却没有那样的葱郁,也许,便是那管弦触水之际,蒹葭水草之滨,荇菜参差。水草合唱的水湄才会有这般婉约的风吧,

北方早春的东风是浓烈刺骨的,江南的春风是小巧玲珑的,而这钱塘湖的早春风却是在淡雅的江南水韵里藏着北国春风的豪迈,是这贯穿南北风景的纽带,是天上人间独树一帜的亮丽风景。

也许是被这风引领着,嗅着其中的水香慢慢踱步到水岸边,才发现一夜过去,这湖中的水已满上了岸堤,不时被微风掠起几圈水晕,剩下的便是寂静。天上的云氤氲着,倒映在湖水中,已分不清哪里是云,哪里是影子!水中有天,天水相连。这云儿的柔软仿佛伸手就能握住,这潮湿的气息让人倍觉神清气爽。

忽然便听到几声鸟鸣,便抬起头来四处张望,才看到前面的柳树林里有几只娇小的黄色身影来回的跳动,禁不住的诱惑,便轻轻地牵着马儿缓步到林间,才看清那原来是几只报春的黄莺正唧唧喳喳地争夺那枝头的位置,无不显得娇俏可爱。

眼前忽得掠过一道黑影,眨眼之际便没有了踪迹,燕剪春风般的清丽,原来是归来的新燕在人家的屋檐下修补者依稀可见的旧巣。都说燕子恋旧,这一看才明白此话的含义。

随着曲径缓缓的前行,不觉间,柳树已在身后百步之遥,回过头,突然间眼前一亮,原是这乱花丛中的百花齐放,争艳竞香。越看越入迷,才惊觉这浅浅的嫩草已经淹没了马蹄。

抬头,深吸一口气,淡淡的水香侵入肺腑,一股畅然之情悠然而生,才知道,不觉间,已深爱上了这美丽的东湖盛景,缓步向白沙堤走去。

背倚杨柳,折一跟柳枝,轻轻舞动,松开缰绳,任马儿随意吃草,望着即将落成的白堤环视一圈,突然发觉,钱塘湖的美是发自内涵的美,钱塘湖的美是有内涵的美,钱塘湖的美是有神韵的美,钱塘湖的没是永不褪色的美!

钱塘如梦,荡漾着淡淡的水汽,很虚幻却很真实;钱塘如歌,回响着如水的音符,很忧伤却又很欢快;钱塘如画,氤氲着五彩的颜色,很平淡却又很绚丽。

他虽没有太湖的大,没有千岛湖的春,却令人如痴如醉,魂牵梦绕,心驰神往。他的美是清清淡淡的,单单纯纯的,却美得有神采,美得有生命……

  描写钱塘湖的作文八

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当潮水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两岸总是人山人海的,全都争着看这天下之伟观。远处的潮水如一条横着的银白色的长线。潮水渐渐涌近,以汹涌澎湃之势铺天盖地地扑来,如银子堆砌的城郭,又如给浙江系上了一条白玉的腰带。那吞天沃日的浪水把沧海蓝天连成一片。

四面八方传来的鼓声应和着大如雷霆的潮水声,把浪水推向高潮。

弄潮的健儿站在汹涌的波涛上,傲视着那张牙舞爪的潮水,手持红旗向猛烈的巨浪挑战。待潮水近身,弄潮健儿们大吼一声,争先恐后地逆流迎上澎湃的激流,万仞高的巨浪顿时吞没了他们,只留红旗仍在水面。健儿们的身影在鲸波中忽隐忽现,犹如一条条勇猛的鲨鱼在与激流搏斗,不时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巨浪怒吼着,试图吞噬他们,但健儿们不为其所难倒,依旧高举着红旗,在波涛中游仞有余,那红旗竟没溅上半点水珠!

那惊心动魄的表演如梦似真,令人瞩目,心随健儿们的起伏而起落。“轰,轰,轰!”响起一阵震天的鼓声,健儿们吆喝一声,随着鼓声跃上浪头,乘风破浪,如履平地,两岸人声人声鼎沸,同为健儿们助威。

忽然鼓声嘎然而止,健儿们也如游鱼般消失于巨浪中,顿时两岸惊叫声彼此起伏。突然,数十名健儿从水中冲天而起,两岸刹时又响起了赞叹之声。

钱塘江那壮观的涨潮令我久久不能忘却。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