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醫藥中藥師

夏季家中常備九種中藥

本文已影響 2.86W人 

夏季氣温攀升,夜裏又有些涼,老幼體弱者易感冒受涼。另外天熱人們喜歡喝涼飲、吃冷食,又易得腸胃疾病,因而,家中備些常用的中藥還是必要的。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夏季家中常備九種中藥的知識,歡迎閲讀

夏季家中常備九種中藥

  香薷——發汗解表、祛暑化濕

《中國藥典》2015版記載,味辛性微温,歸肺、胃經,有發汗解表,化濕和中的功效,多用於暑濕感冒、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腹痛吐瀉、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推薦1.水煎服:每次3~5克,治療夏日受夜寒後發熱無汗、腹痛腹瀉等症。平素體弱、汗出過多及中暑者慎用。

2.香薷飲:香薷5克,白茅根5克,紫蘇葉3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當茶飲用,每日一劑。香薷味辛微温,可發汗解表,和中利濕;紫蘇性味辛温,能發散風寒,行氣和中化濕,又解魚蟹之毒。白茅根清熱利尿。本方特別適用於夏季貪涼而致的感冒,身困重,怕冷而心煩,頭痛而無汗,或見腹痛吐瀉者。

  佩蘭——解暑、化濕、醒脾

《中國藥典》2015版記載,辛,平。歸脾、胃、肺經,有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表解暑的功效,多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證,濕温初起,發熱倦怠,胸悶不舒。

用法推薦1.水煎服: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如有鮮佩蘭更好,量加至25~30克,治療頭暈昏悶、食少、噁心嘔吐、腹瀉等夏季常見病。

2.荷蘭清暑化濕粥:粳米50克,薏仁、扁豆各30克,荷葉、佩蘭各15克,薏仁、扁豆用温水浸泡2~3小時,再與粳米、荷葉一起煮半小時,收鍋前加入佩蘭;薏仁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扁豆甘淡温和、健脾化濕,主要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者;荷葉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等功效;佩蘭,全草入藥,有解熱清暑、化濕健胃、止嘔的`作用。此方適合口甘苔膩及暑濕引起的嘔吐、腹瀉、胸悶的人羣。

  藿香——解暑化濕,理氣和胃

《中華本草》中有述:味辛性微温,入肺、脾、胃經,有快氣、和中、闢穢、祛濕的功效,治感冒暑濕,寒熱,頭痛,胸脘痞悶,嘔吐泄瀉,瘧疾,痢疾,口臭。

用法推薦1.水煎服: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鮮藿香量加至25~35克。治療夏季常見感冒頭痛、噁心嘔吐、腹瀉。

2.藿香粥:取藿香10克(鮮品量加倍),大米100克,適量白糖。先把藿香擇淨,放到鍋內,加水適量。浸泡5~10分鐘,煎取其汁,加入大米熬粥,粥熟時放白糖,再煮1~2沸即成。每日一劑,連服3~5天。具芳香化濕、和中止嘔之功,適用於脘腹脹滿等暑濕證。

  荷葉——清暑利濕

《中國藥典》2015版記載,荷葉味苦性平,歸肝、脾、胃經,有清暑化濕,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的功效,用於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血熱吐魈,便血崩漏。荷葉炭收澀化瘀止血。用於出血症和產後血暈。

用法推薦1.水煎服:每次15克,分2~3次煎服。有清暑利濕的作用。治療中暑頭暈、痱毒、身癢。

2.荷葉粥:用大米2~3兩,粥煮熟時,用冼淨的鮮荷葉一張將抑面即有綠茸面向下放粥內,浸悶10分鐘後可食用。粥色碧綠,氣味清香,為夏季清暑良膳。

  金銀花——清熱解毒

《中國藥典》2015版記載,金銀花味甘,性寒,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可用於癰腫疔瘡、喉痺、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和温病發熱。

推薦用法1.煎水代茶飲:金銀花和菊花性味有點相似,但它有更好的解毒作用。咽喉腫痛、熱毒瀉痢用金銀花煎水代茶喝,不消一日,症狀就會有很大的改善。也可以搭配其他中藥做成藥茶,如金銀花飲(金銀花20克,山楂10克一起煎熬取汁加蜂蜜250克調味,清熱祛濕,驅散風熱。適合濕熱體質人羣。)

2.金銀花水外用:盛夏,孩子很容易起熱痱,用金銀花煎成濃濃的藥水,在那些長痱子的地方反覆擦洗,效果不錯;除了痱子,對其他的癰、瘡、癤腫等,金銀花水一樣有效。

  西洋參——補氣生津

《中國藥典》2015版記載,西洋參味甘微苦性涼,歸心、肺、腎經。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功效。用於氣虛陰虧,虛熱煩倦,咳喘痰血,內熱消渴,口燥咽乾。

推薦用法

1.直接沖泡:西洋參茶,在家中感覺口乾咽乾、中氣不足時,可以取乾燥的西洋參切片約10g,用開水沖服。

2.藥茶:玉竹西洋參茶(玉竹20克,西洋參3片,蜂蜜15毫升,玉竹與西洋參用沸水600毫升沖泡30分鐘,濾渣,待温涼加入蜂蜜拌勻即可)

  枸杞子——滋陰明目

《中國藥典》2015版記載,枸杞子味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作用,用於虛勞精虧,腰膝痠痛,眩暈耳鳴,陽萎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推薦用法枸杞子粥

對於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目眩、視力減退、腰膝痠軟等症狀,可以取枸杞子15~20克、粳米50克放入砂鍋內,加水500克,用文火燒至沸騰,待米開花,湯稠時,停火燜5分鐘。每日早晚温服。長期服用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

温馨提醒:脾胃不好的人不可以吃枸杞子,枸杞子不容易消化,會加重脾胃的負擔。另外,拉肚子的人也不可以吃枸杞子。

  巴戟天——補腎陽祛風濕

《中國藥典》2015版記載,巴戟天味甘辛,性微温,歸腎、肝經,有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的功效。用於陽痿遺精,宮冷不孕,月經不調,少腹冷痛,風濕痺痛,筋骨痿軟。

推薦用法巴戟黑豆雞湯

取巴戟天15克,黑豆100克,胡椒粒15克,雞腿150克,鹽5克;將雞腿剁成塊,放入沸水中汆燙,撈出洗淨;黑豆淘淨,和雞腿及洗淨的巴戟天、胡椒粒一道放入鍋中,加水至蓋過材料,以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續燉4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此湯有補益腎陽,強筋壯骨的功效,適合腎陽虧虛引起的陽痿早泄、遺精、性慾冷淡、畏寒肢冷的患者;風濕痺痛、免疫力低下、易生病者也適用。

温馨提醒:陰虛火旺的人不可以服用巴戟天,大便溏薄、性功能亢進的人要諮詢醫生,謹慎服用。

  艾葉——温經散寒止痛

艾葉辛味苦性温,有小毒,歸肝、脾、腎經,有温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外用祛濕止癢。可用於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温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出血。

推薦用法艾葉粥

取幹艾葉15克(或新鮮艾葉30克),南粳米50克,紅糖適量。將艾葉煎取濃汁去渣,與粳米、紅糖加水煮為稠粥。月經過後3天服,月經來前3天停。隔日2次,早晚温熱服。

適用於婦女虛寒性痛經等。經期怕冷、小腹疼痛且經血多有血塊時可以吃艾葉粥。

温馨提醒:陰虛血熱的人服用前請諮詢醫生,聽從醫囑。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