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愛好

中國畫教學反思(通用12篇)

本文已影響 3.02W人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如何把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國畫教學反思(通用1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畫教學反思(通用12篇)

中國畫教學反思 篇1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下午好!

整個課堂採用了欣賞、講解、探索、等方法,透過教師引導,學生欣賞、對比、討論、繪畫的形式,儘可能的使教學活動更加完善。在教學過程中,以詩匯入,運用大量圖片和優秀中國畫作品欣賞,介紹梅花的生長習性、造型特點從而讓學生對梅花有所瞭解爲畫梅花打好基礎。

中國畫教學歷來是中小學美術課程中的薄弱環節,它技法豐富,課時卻很少,在本課的中國畫梅花課堂教學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教師示範。因爲相對於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接觸中國畫只有幾節課,但還沒有了解、掌握水墨畫的特性。

本課教學中我講解最基本的技巧和繪畫步驟,仍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具體演示整個作畫的方法和步驟,同時我還要求學生自己去分析、體會、感受畫家作品中墨色的豐富變化,並結合教師的講解和演示探究畫梅花的表現技法,又從認識中國傳統畫表現角度出發,引導學生了解筆墨表現的特點,體會筆墨的韻味。在學生作業時,我要求學生不用臨摹,而是在老師教的方法和步驟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嘗試性的變化和擂臺賽創作,注意的是不能把學生教“死”了,沒有創造性。應該是讓學生在學習基本的繪畫技法後,鼓勵學生大膽的創作,從中體會一下中國畫藝術的博大精深,瞭解中國畫的筆墨情趣。教師的演示使學生入門很快,本人在示範時能較好地講解如何梅花而展開傳授,講解中國畫的最基本的蘸墨、行筆技法,學生自己的探究加深了學生的理解、認識,從學生的創作來看,雖然畫面形象的造型還不太準確,有些幼稚,但是能能表達出自己學生內心的感受。繪畫大師們說:小學生是天生的藝術家.在我們眼中世界是那麼新鮮、神奇,無論用什麼方法,只要畫出我們的驚奇、夢想和快樂,那就是很精彩的畫,就達到本課教學的目的。

通常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走教師的繪畫路線,假如老師用沒骨法畫梅學生也用沒骨法畫梅花,不懂還可以用手指印、或棉籤印等方法,思路往往受到限制束縛。在示範前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創作,還給他們一片自由的天空。那麼在梅花的表現方法上,枝幹的處理和花的色彩上都會變的豐富起來。經過老師的示範講解提示之後,學生又學到了一些技法技巧去完善自己的作品,這樣便產生了“構思奇特”的優秀作品。

在教學中我做得不足有以下幾點:

一、在藝術教學中美術本身只能是手段、條件和過程,決不是目的,藝術教育的目的,決非從美術到美術,而是從美術走向其他諸多領域,就如這課的教學我只教會學生畫梅花,這是不足的,因此,我們應當樹立一種適應時代和社會需求的藝術課的理念,現代美術教育觀念,讓學生在藝術領域中得到昇華。

二、學習氣氛的營造

童年階段有可塑性的特點,教師應該抓住這個有利時機,用各種方式方法和手段激發孩子學習藝術的興趣,努力爲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和氣氛,使學生學習沒有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悅,這些都值得我多加探索和在以後的教學中改正。

三、深入學生內心世界不夠

四、對如何用最簡單的語言把最深奧的知識講解清楚,還有待加強研究。經過這次師韻杯教學比賽,讓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東西,也讓我知道了接下來在我的工作中需要做的一些事和自身的一些不足。希望自己在以後工作中能不斷地成長、成熟。對此我相信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

中國畫教學反思 篇2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水墨畫也有了一席之地,從三年級開始就有了水墨畫基礎教學,而且新課標也明確提出:“美術課程要能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中國水墨畫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着悠久的歷史。融詩、書、畫、印爲一體,代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修養和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之瑰寶和驕傲。

作爲一名美術教育者更有責任將水墨畫教學作爲傳承人類文明與文化發展的手段之一,讓學生切身體驗和感受到它蘊藏的文化涵義。但是現在的學生對中國水墨畫了解的很少,有的甚至連有名的國畫大師都不知道,談及對國畫的認識,他們也多表示國畫的內容都是他們不感興趣的,所以不喜歡,他們的回答也讓我覺得汗顏。我們作爲美術老師,在這個方面是必須加強對中國畫的教育,讓我們的孩子喜歡上中國水墨畫,並且能夠畫出水墨畫。

但是水墨畫在當前少兒美術教育領域裏,還屬於弱項。不少老師仍按成人技法,以依樣畫葫蘆的教學方法,沒完沒了地畫梅、蘭、竹、菊,把本來天真活潑的孩子教成老年大學的“小老頭”、“小老太”,實在令人惋惜。也有一些教師,把畫兒童畫的方法用在水墨畫教學上,一味地勾線填色,失去了水墨畫的韻味。

出現這種情況有許多原因,尤其是在小學階段,要搞好水墨畫教學,還是有很大的困難。因爲,第一、水墨畫的技法比較複雜,畫水墨畫需要紮實的繪畫基本功,小學生的造型能力還比較差,要用毛筆不打草稿直接畫出造型,已經是很難做到的了,更不用說控制水、墨、顏料在宣紙上的變化了;第二、學習水墨畫要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和高雅的審美情操,小學生還正處於學習基礎的文化知識階段,審美能力也還在形成階段,當然不具備中華民族傳統的審美觀。第三、絕大多數水墨畫作品的內容和題材不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受現代電視媒體的影響,都比較喜歡誇張、可愛的卡通形象和色彩鮮豔的圖案,對傳統的水墨畫豪無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當然教學就更加困難。

中國畫教學反思 篇3

中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它博大精深,文化內涵深厚,讓學生從小接觸、學習中國畫有利於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情感,也是中國畫傳承與發展的重要途徑。但中國畫教學歷來是中小學美術課程中的薄弱環節,它技法豐富,課時卻很少。如浙教版小學美術教材中,只有第第九冊才形成了一個較多內容的單元。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又面臨着這樣一個問題:學校美術總課時數的減少(每週一節)。學生臨摹一直成爲中國畫教學的主要手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示範。因爲相對於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來說,第一次接觸中國畫,還沒有了解、掌握中國畫的材料的特性。

1 、突出示範作用。

中國畫的技法豐富,包括用紙、用筆、用墨、用水、用色等。如果脫離了這些技法而言,那我們的學生學習成果少了應有的傳統文化,只不過純粹地作爲一種表現方法而言了。所以,對於剛接觸的學生來說,教師的示範一定要將整個教學過程顯示清晰,步驟明確,學生就很容易在教師的示範下了解其中的用筆、用色、用墨的方法。最後,教師透過投影儀的“圖像凍結”方法,將一張“完整”的圖畫作品定格在投影屏幕上。雖然課堂內缺乏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等形式的學習方式,但是,教學的目標達到了,學生學習的目標達到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技能、創造等方面的能力與素養。

2 、創新表現技法。

玩是每一個兒童的天性,他們生性好動,敢於去畫,教師應抓住他們這一特點,巧妙地進行利用,使他們在玩的過程中掌握技能。如:我在教學生畫動物後,再要求學生自己嘗試畫一些花,先用濃墨(或色)畫各種不同的形狀畫,然後用淡墨或水(色),點在形狀的中間;或者先用清水畫一個小圈,然後用幹墨畫在圈的邊緣。這種利用水的張力,以及宣紙的特徵,使畫產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學生對這種效果,表現得非常興奮,個別優秀的學生還利用已學過的方法進行嘗試。

3 、改變學習內容。

“兒童水墨教學可以從臨摹開始,但切不可生搬硬套,一筆一劃模仿前人的方法,勢必束縛少兒想像思維、壓抑學習水墨的積極性,甚至把少兒教成小大人、小老頭。”其實在我們的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嘗試讓兒童用水墨工具直接對物寫生,如:《青菜》這一課,我們可以直接把青菜、辣椒組合起來,教師可以簡單地示範,再讓學生按自己的理解去畫。再如:《水墨構成練習》。水墨以線條和墨塊爲造型語言,與西方構成的點、線、面有着某種默契的相通,把圖案課和國畫課結合起來,如國畫中的各種用筆的方法、用墨的方法等,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對學生進行國畫教學訓練會對兒童知識面的拓寬、想象力的豐富,形象思維的發達、創造能力的增強都有好處,只要處理得當,她更會凸現學生的個性和情感價值。

中國畫教學反思 篇4

中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它博大精深,內涵深厚,讓學生從小接觸、學習中國畫有利於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瞭解,也是傳承與發展中國畫的重要途徑。我自己在小學時也接觸過中國畫,可能那時不懂,所以沒有太多的感觸。現在不但自己畫,還要教學生畫,才發現中國畫教學是一個如此磨人的工作。

國畫的教學一直都是中小學美術課程中的一個薄弱環節,它技法豐富,打基礎慢,練習的時間又不可能很多。兒童水墨教學一般從臨摹開始,由於材料、設備的原因可能連可憐的幾課國畫內容也會被省略不上。即使有課,主要手段也常是讓學生臨摹,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的作用就是示範。不單是平時上課,興趣小組上課也是這樣,因爲相對於小學生來說,剛接觸中國畫,還沒有熟練的瞭解、掌握中國畫的材料的特性。在少量的時間裏,老師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示範。

國畫興趣小組教學中,有兩中教學方向,到現在爲止我教的是傳統國畫:我先示範一張範畫,學生便臨摹,重複練習。我發現這樣子學生國畫學習缺少積極性,可能是畫慣了兒童畫,不習慣了,這樣畫畫沒有了生活體悟,讓他們跨越幾代文化在短時間內強化學習勢必嚴重影響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與目前>素質教育提倡的主體性發展也格格不入,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在一遍遍的臨摹之中降低,雖然當他們畫出一張完整的畫後會有一點成就感,但我還是有一點不安,可能這樣的教法成人化比較嚴重,不適合兒童的學習心理和特點。因此,我想試試另一種方向的毛筆畫教學,就是用國畫工具進行勾勒填色畫兒童畫,這種方法突出了兒童的趣味和想象,但是這樣畫出來的畫脫離傳統技藝的傳承,還能稱之爲國畫嗎!的確,新課程強調的要打破傳統,促進兒童積極主動地創造性學習,但是,如果什麼東西都拿來破,那傳承又從何說起,又如何得以體現?這樣的教學,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散,可基本功怎樣體現呢?這個問題從第一次國畫課到現在都一直讓我矛盾着。其實我還想嘗試讓兒童用水墨工具直接對實物寫生,而這些問題,也並非說到就能做好,我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一步步摸索着前進。

總說我們副科老師沒有壓力,可想到接下來會有各種繪畫、書法等方面的比賽,我就有一種莫名的煩惱,但必須要靜下心,三思而後行,純傳統的國畫肯定是講究基礎技巧的,由此,我是否應該堅持我的方法,但毋庸置疑,小學生初次接觸國畫,要打基礎那需要很長的一個過程,時間上不允許。如果就讓學生用國畫工具畫兒童畫,那是不是又失去了中國畫的真諦呢?而現在所謂的創作到底又是什麼樣的一回事?用數學中的充分必要條件來講:可能良好的功底只是進行創作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對小學生來講,“創” 的主要內涵就是把學過的作品進行“套”和“變”的構思,“創”的成功建立在積累模仿作品的基礎上。不止是小學生,大人也一樣:比如要作一幅給老人祝壽的畫,那麼他立刻便在腦子中浮現曾經學習過的壽桃、綬(壽)帶鳥或者青山、松樹等,然後將他人的國畫在構圖尺寸等方面做適當變化。對於多數國畫教師,模仿學習時間比較短;“創”則是經歷很長的時間而且也只有少數人能學會的。所以讓小學生在傳統國畫中進行“創”真的很難。

但不管怎麼說,對小學生進行國畫教學訓練對他們文化知識面的拓寬、想象力的豐富,形象思維的發達、創造能力的增強都有好處,這是實踐證明的,就拿我自己當例子,我在學花鳥畫之前對植物的瞭解真的很少,但經過幾個暑假的國畫>培訓,我不只是學了國畫,更是在學習中認識了很多花花草草,還了解了它們的一些生長季節及藥用價值等特點。而且,我發現經過恰當的引導,國畫還能凸現學生的個性和情感價值。這些從學生的畫畫習慣和畫面效果中都能體現出來,我們教師可以簡單地示範,再讓學生按自己的理解去畫。讓他們自由地發揮,自由地創造,畫出個性,畫出感情。

中國畫教學反思 篇5

國畫課一直的我不敢嘗試的,因爲我教的是低年級的學生。我覺得國畫一般都是臨摹一些畫,然後教師一筆學生一筆,會比較枯燥乏味。但在聽了幾節小學的國畫課和本校自閉症班的一堂國畫課後我也準備試一試。連自閉症的孩子都可以畫,那聾孩子要好多了,肯定也沒問題。

爲了讓初次接觸國畫的學生能喜歡上國畫,我在課堂教學中是這樣安排的:

一、內容形式多,學生熱情高。

傳統的國畫教學內容不外乎山水、人物、花鳥以傳統的單墨進行着,這樣太單調,而且對學生也缺少吸引力,所以我主張一切可以入畫的東西,讓畫貼近生活。小學的國畫教學內容的選擇應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徵,貼近他們的生活。如描繪“我的同學”、“在操場上玩耍”、“校園生活”等,這些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熟悉的,所以繪畫起來非常有勁,這對學生的創造思維也得到培養,同時國畫教學開始就一定要把基本技法傳授於學生。中國畫的技法豐富,包括用紙、用筆、用墨、用水、用色等。如果脫離了這些技法而言,那我們的學生學習成果少了應有的傳統文化,只不過純粹地作爲一種表現方法而言了。所以,對於剛接觸的學生來說,教師的示範很重要,一定要將整個教學過程顯示清晰,步驟明確,學生就很容易在教師的示範下了解其中的用筆、用色、用墨的方法。學生在進行繪畫時也能經常考慮到如何用筆、用墨和用色,這對學生繪畫綜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二、工具材料的更新,使學生產生新奇。

國畫的材料除了毛筆、墨汁、國畫顏料,這種傳統的方法作畫外,我還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工具來作畫。如棉籤畫,透過棉籤沾取國畫顏料在宣紙上作畫,這種作畫方式很適合低年級的孩子,對於還不能很好控制毛筆的他們,棉籤這種工具十分的安全又能表現出水墨在宣紙上的變化,讓學生有一個過度的過程,不至於一下子換成軟軟的毛筆學生有點不適應。這樣學生在不同的'材料應用上體驗到水墨效果的多種多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的國畫童趣天成,效果強烈,自由舒展,保留他們的童趣同時又能瞭解國畫的精髓是我以後努力的目標。

中國畫教學反思 篇6

新的課程改革提倡發展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在廣泛的美術文化氛圍中學習美術,重點是讓學生從單純的學習美術技能技巧的層面發展到學習美術文化的層面。小學生重點是從課堂學習中瞭解我們的美術發展史,認識我們優秀的傳統藝術文化,特別是國畫的教學。國畫是我國的國粹,讓學生了解中國畫藝術是很重要的,那麼是否就不需要學習技能技巧呢?我覺得學生正應該從技能技巧的學習中瞭解中國畫的傳統文化。

在五年級三個班的中國畫教學中,我有目的的進行了實驗,有的班級的課堂教學我還是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演示每一種題材的具體的繪畫方法和步驟,然後學生按照老師的方法和步驟進行臨摹,自己可以進行嘗試性的變化和創作。另外一些班級的課堂教學,我講解最基本的技巧和繪畫步驟,但是不給學生演示繪畫方法和步驟,學生自己分析課本上的作品,然後用自己的方法臨摹、創作作品。

透過這幾節課的練習,發現有些學生入門很快,很快就掌握了中國畫的最基本的蘸墨、行筆技法,雖然造型不太準確,有些幼稚,但是能表現出中國水墨畫的筆墨情趣,能表現出墨色的濃淡變化。而有些同學完全是*着自己的直覺摸索練習,除了幾個以前學過中國畫的同學,其餘的同學所創作的作品,並不能表現出中國畫的筆墨濃淡變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圈塗出來的,但是有些作品表現的很大膽。 從這幾節課的比較來看,在新課改的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很重要,但是在美術課堂中,還是不能忽視教師的演示作用,這

樣可以讓學生很直觀的瞭解繪畫技巧和繪畫方法,但是應該注意的是不能把學生教“死”了,沒有創造性。應該是讓學生在學習基本的繪畫技法後,鼓勵學生大膽的創作,從中體會一下中國畫藝術的博大精深,瞭解中國畫的筆墨情趣。臨摹在美術教學中不可少,但是很容易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教出來的學生都是一個模式,畫出來的作品都與老師的相象,沒有融入自己的東西,這應該是我們美術教師特別注意的一點。

中國畫教學反思 篇7

中國畫是我國傳統藝術,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深愛國內外廣大人民的喜愛。從小培養學生對本民族藝術的興趣和愛好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也是對祖國藝術傳承的重要途徑。中國畫教學在小學內較難開展,這是由於孩子年齡小,對筆墨的運用技巧很難掌握。在中國畫教學中,注重學生“觀察——體驗——發現——想象——創造的心理髮展過程,尊重學生,讓學生自由自在地表現自己的願望。

一、認真觀察,提高學生的興趣。

中國畫與蠟筆畫、水彩畫等不同,一瓶墨水一張宣紙就可以產生變化無窮的跡象。剛開設國畫課時,我引導學生透過玩墨,玩筆讓其發現筆的運用如側畫,豎畫會產生不同筆跡,墨加水分多、少會產生濃墨、淡墨等多種不同觀賞感觀效果。學生對筆、墨、水、紙產生興趣後再引導學生掌握幾種常用的名詞,如運用中鋒、側鋒、勾線、點厾等。

二 、以中國畫的筆法墨法練習爲根本,感受筆墨情韻,變枯燥爲樂趣。

中國畫技法的掌握與恰當運用可以延伸藝術形式和藝術學習者的視野,但對於小學生來說只有讓其深刻體驗創造過程中自主創造的樂趣和收穫,美術技能的學習與訓練,才真正具有效果,學生學到的知識才會轉化成智慧。在教學中我們透過遊戲實驗的方法讓學生親身去體驗與發現技能、技巧。讓學生透過筆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方圓粗細,乾溼濃度將毛筆蘸上濃墨在宣紙上自由揮運,上下、左右、來來回回第“亂塗亂畫”,直到筆幹墨渴,然後蘸水、蘸墨繼續運動,可以在已有的墨色上重複執行……遊戲結束後,透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作品,引導學生認識他們作品中所創造的各種墨色,以及墨色產生的原因,幫助學生比較、分析作品中各種點、線、面是如何透過不同的用筆表現出來的。學生很驚訝原來在自己隨意塗畫中已經不自覺地運用了中國畫的一些基本筆法、墨法。激起了學生有意識地進行一些筆墨基本訓練的熱情,以期提高運用、表現能力。同時,欣賞一些名家作品,讓學生觀察和領悟畫家是怎樣在宣紙上透過特定的表現手段來表現各種不同的對象,抒發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實際練習時,要讓學生認識毛筆、水、墨和宣紙這些特殊工具材料的獨特性能,透過選擇不同的用筆用墨方法,生動形象地表現各種事物,產生不同的筆墨情韻,如,學畫金魚,用筆要灑脫飄逸,用筆清淡,才能給人活潑、輕鬆的情趣。畫藤蔓時用筆要沉着有力而有道勁流暢。用墨時濃時淡、時干時溼,這樣畫出的線條才能如煙雲舒捲,具有豐富的內涵。

三、以臨摹爲手段,掌握基本表現手法,激發學習慾望。

中國水墨畫傳統的學習方法是從臨摹入手,中國畫的臨摹要臨著名畫家的優秀繪畫作品,俗話說得好,“學其上上,得其中中;學其中中,得其下下。” 臨摹著名畫家的作品才能讓學生在一開始就有較高的起步。剛開始臨摹所選擇的繪畫內容要與小學生的**常生活有着密切關聯並且學生容易學到的的事物,如一些房子、一些美麗的花朵植物、一些可愛的小動物等。因爲小學生對這些事物比較熟悉、感興趣,所以畫起來比較容易上手。同時,在臨摹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多觀察、勤思考的習慣,讓學生學會分析畫家們是怎樣對**常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藝術表現的。其次,臨摹也要有法有變,初始臨摹,教師要示範重點,要求學生邊臨摹邊思考,找規律,以加深理解,後期臨摹,要在欣賞中初步體會畫家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想法,培養兒童舉一反三的創造能力。讓學生在臨摹的過程中不僅要有技法上的收穫,又要有審美能力、思維能力的提高更要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成功感,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生中國畫的慾望。

四、展示學生作品,給以評價。

爲學生提供提供一個平臺和空間,展示自己所創造的作品。讓學生互相欣賞,對比和總結,提高學生自信心和保持對國畫的興趣,耐心傾聽學生所表現的作品製作過程和內心世界,並欣賞他們成功的喜悅。聽學生心中的語言,瞭解學生在每一個作品中所表達的體驗,不隨意下定義“不好”“不行”“怎麼這個樣?”等注重學生情緒體驗。

中國畫教學反思 篇8

本課目的是透過學習讓學生對中國畫的工具材料、表現手段及審美創作理念有個基本的瞭解,爲下一階段的中國畫實踐學習打下基礎,同時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傳統文化深入探究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方面,本節課的講授條理清晰,脈絡分明,透過課件的圖片欣賞和通俗的理論解析以及一些外延知識的補充,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基本達到對本課的目標知識吸收並理解。

存在問題: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對本課知識的興趣和理解存在階梯性遞減——中國畫的工具材料→中國畫的表現手段→中國畫的創作理念和審美追求。不過從常識到理論本就是一個階梯性的難易遞進。再有就是課堂設計互動環節欠缺,教法單一,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當然普通高中學生對美術學科的不重視導致自身的美術綜合素養普遍不高也是一個客觀問題。

改進方面:

1、在講授中國畫的審美理念和美學追求這一環節時,課件中的圖片對比可以再加入兩張西方繪畫(一張具象寫實作品,一張抽象作品),這樣透過現實景物+西方寫實作品+西方抽象作品+中國畫作品的對比欣賞,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中國畫“不似之似”的創作理念和美學追求。

2、增加互動環節,透過更好的問題和場景設計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探究的學習意識。

中國畫教學反思 篇9

本課是人美版小學美術教科書第8冊的第11課,屬於“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本課旨在引導學生認識中國畫的分類、工具等知識,使學生能夠從筆墨、韻味、形式等方面感受中國畫的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讓學生認識中國畫,喜歡中國畫。

本課以猜競齊白石的一幅中國畫拍賣畫的價格引入,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學中採取多媒體與傳統教學互補的方式,潛移默化地講解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簡單講解後爲加深學生認知,出示國畫作品,強化學生認識中國畫的題材,讓學生欣賞優秀作品,從中感受中國畫帶來的魅力。又透過中國畫作品與實物的對比,層層深入教授中國畫意在於似與不似之間。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初步瞭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國畫。本課我在準備的時候,內容比較豐富。相同的是內容多而導致整體學習目標不夠明確,條理不夠清晰,很多概念提出之後,只是蜻蜓點水,沒有展開,例如:墨分五色環節,學生並沒有真正瞭解怎樣分辨。其次,對比中國畫環節,我在引導學生方面欠缺,對比階段目標是匯出寫意與工筆兩種技法,學生回答不對時,我沒有做相應的指導。在教學環節設計上應該再豐富、靈動一些和學生再貼切一些:例如:多欣賞。

還有就是,雖然知識點都能強調,學生掌握較好,但是各個教學環節連接較爲模糊、鬆散。問題設定不太明確,例如:寫意、工筆引入的問題不明確,學生未能理解,學生回答不到點上。我的口頭語也比較多,評價語言貧乏,經常重複學生回答。個別地方交代不清,引導不夠,例如:寫意畫與工筆畫這兩種畫法學生沒有明白。語言也欠準確,例如:寫意畫中一句“畫得簡單”是不準確的。對比生活中的蝦和齊白石筆下的蝦找不同的問題,設計也欠層次與精準,顯得寬泛。讓學生盲目地猜,之後老師總結,不如提出研究性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研究,探索藝術作品的意義與價值。

最後,詩書畫印結合的《墨梅圖》講解內容有些片面,概念不夠清楚。比如:畫印的位置與作用,概念太籠統了。筆墨紙硯是中國畫的材料,在紙的介紹上,可以結合畫法,如果能有一些示範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一下,更能加深學生認識。在講到中國畫在生活中的運用時,可以讓學生來找一找,發現身邊的中國畫的運用,既能鞏固學生對中國畫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的習慣。透過講這次公開課,我認識到了我的不足,以後我在講課時要注意:

(1)匯入提出問題要有針對性;

(2)教學方法再多一些,比如:遊戲,體驗都是較有效的教學形式;

(3)提出問題要更加簡潔,準確;

(4)評價語言要更加豐富;

(5)注重講授知識的準確性。這是我針對本節課進行的反思,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能夠不斷地成長,把課講得越來越好。

中國畫教學反思 篇10

本節課的教學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在教學中使學生透過學習瞭解中國畫的形式美,涵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加深對中國畫作品的形式語言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本課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以中國畫的形式與內容爲主線,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地講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在課前準備方面非常充分。教案中體現了知識傳授與學生能力訓練相結合的原則,主題鮮明,制定了完整的教學計劃,教案內容詳細,書寫整潔,佈局合理。課前準備了大量的資料圖片,並根據本課內容製作了精美的課件,爲下一步的教學奠定了基礎。

在教學與指導方面,本課以“開門見山”的方式引入新課,同學們透過對構圖、墨色、形象等內容的回答,引出本節課“中國畫的形式美”--形象美、色彩美、章法美、筆墨美。學生的互評、自評,把本課的教學引入高潮。真正體現了師生互動,愉悅身心的目的。學生在活動中對中國畫的形式美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本堂課涉及到得內容較多,學生的活動時間不夠,因此應對單純賞析的部分需進行刪減,給師生交流和學生活動再多留出一些時間。

中國畫教學反思 篇11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採取了多媒體與傳統教學互補的形式,即能讓學生欣賞到優秀的作品又能直觀地教導他們如何領會畫的過程。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中蘊涵了情感目標、價值觀。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使同學們初步瞭解了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國畫,而對花鳥畫的學習延伸到了環保問題,教育學生要熱愛自然,增強環保意識,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在教學目標上還並未真正地達到,比如:知識目標要求能整體把握畫面的虛實關係,嘗試水墨的表現技法。在設計教案時認爲是很容易就能達到的,但一節課下來,發現行動中並沒有那麼容易落實。在教案中設計了很多個重點,由於時間等多方面原因,一節課中能講好一個重點是非常不錯了。所以這方面在教案上還需改進。在課堂上如何加強學生的能力,加強師生的雙邊活動是我要改進的地方之一。

就我這節課的效果來看,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是遠遠不足的,對學生的控制(小組討論時,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練習畫畫,然後再聽講)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在學生們討論前必須講好要求要注意紀律,在練習時也要有要求(時間、任務)。示範畫時由於先前要他們在看何種顏料,一時之間沒有及時拉回來,所以當時示範比較亂,自己覺得講解時也很吃力。在板書方面也要值得去改進的。最後在評價學生的練習時,做的非常生硬,不懂得要多方面的去評價。

要記住一條:評價學生的作品要以鼓勵爲主,要多肯定學生亮點。這樣纔不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保護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課堂我讓學生自評時有一學生說自己畫的麻雀的腳沒有畫好,當時我沒有抓住他的優點:勇於發現自己的不足。沒能及時表揚這位學生,錯過了一個機會(課後聽課老師指出的)。從這裏更可以看出評價一個學生的畫可一從各個方面去,只要你能想的到。

經過這節的學習,我也學到了很多,更是注意了在新課改的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很重要,但是在美術課堂中,還是不能忽視教師的演示作用,這樣可以讓學生很直觀的瞭解繪畫技巧和繪畫方法,但是不能把學生教“死”了,沒有創造性。應該是讓學生在學習基本的繪畫技法後,鼓勵學生大膽的創作,從中體會一下中國畫藝術的博大精深。

中國畫教學反思 篇12

中國畫《小貓》是小學中國畫系列課中很受歡迎的課型,兒童喜歡小貓,其形態天真可愛,而中國畫線描的技巧,又是兒童在繪畫上最喜歡錶達的手段。基於這些,從兒童的興趣出發,認識規律出發,充分發揮多媒體優勢,運用課件,從觀察入手,掌握貓的基本形態。欣賞兒童作品,來激發興趣,達到直觀形象的目的。在老師作畫時採用兒歌形式概括其步驟,學生易記、易掌握繪畫步驟。同時,抓住給貓添畫背景,進行基本技能和發散思維的訓練,克服過去的“以畫代教”和純技法的毛病,使學生在輕鬆愉快地完成畫小貓的任務的基礎上,有機地收到思想教育和美育等方面的教育教學效果。

我在教授筆墨技巧時,簡化傳統的筆墨過程,強化水、墨、色的交相呼應,使畫面具有現代感。在用筆上,只讓學生了解中、側鋒兩種用筆方法,使他們感受到這兩種筆法所產生的線條粗、細變化即可。在用墨上,只讓學生感受到墨色在白紙上的對比作用即可。所以,每每看到兒童能輕鬆快樂地作畫,作爲教者,我感到非常愉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